温岭日报-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陈潜通讯员汪婷11月26日下午,记者从温岭市市场监管局获悉,由原温岭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发放的第号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时间为年11月1日,比之前媒体报道的中国第一张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还要早一年时间。之前被媒体报道的全国最早个体工商户年11月,时年37岁的周德清注册登记了一家理发店。这让他成了有据可考的温岭最早个体工商户。出生在“理发世家”的周德清从16岁起就开始学习这门手艺。他的父亲、祖父也都深谙这门手艺,周德清的父亲周振贵,当年更是号称温岭第一剃头师傅。在个体工商户出现之前,当时的理发店或国营或集体所有,与父亲周振贵等在城关理发店上班类似,周德清也就业于当时的城关镇中城区组织成立的理发店,过着上班族的生活。直到改革开放,这一切才出现了变化。年,周德清租下一处仅四五平方米的地方,置了些设备,自己开店了。注册时资金一栏填着“元”,而事实上,当时个体户的门槛更低。周德清记得当时理发的价格为“每人5毛钱”,儿童则更优惠。个体工商户形式理发店的出现,不仅在价格上更具吸引力,而且服务上更贴心,相比过了下班时间就关门的集体理发店,经营个体理发店的周德清将营业时间前移后延,极大地方便了顾客。另据市场监管部门提供的信息,我市目前在册且在经营的最早个体户为戴崇玲(身份证显示为戴丛玲),其营业执照编号为“岭工商证字第号”,发证时间为年9月29日,也较之前媒体报道的中国第一张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来得早。年,时年28岁的戴崇玲,向当时的城南工商所申请注册了这份营业执照。执照到手后,他在石桥头老街租了一间门面,从事糖酒烟销售。“我的店是当年古历十月初八开业的,当时我本钱有多元,门面要10多元一个月。当地除了供销社、国营商店,就只有我一家在卖。”戴崇玲记得,当时国营商店那些营业时间较短,往往早上七八点开门,下午五点就关门了,而他的“老玲烟酒”店早上6点就开门了,晚的话能开到晚上十一二点,方便群众购买。店里卖的有香烟、黄酒、啤酒、酱油、醋、红糖等商品,这些商品要么从供销社批发而来,要么直接从厂家进货而来。当时,不少商品是本地生产的,比如黄酒,有泽国老酒、东浦农场老酒,啤酒也是温岭产的。那时的黄酒、酱油这些可不是现在的小瓶包装,群众都是拿着瓶子来打的。“我记得,黄酒是3毛2一斤,打半斤的话就是1毛6。”戴崇玲回忆说,当时卖的香烟有雄狮、大红鹰、牡丹等,雄狮是1毛8一包,大红鹰1毛3一包,牡丹3毛3一包。相比于之前的弹棉花谋生,戴崇玲觉得卖糖酒烟不仅更为轻松,而且无需考虑季节性收入问题。就这样,“老玲烟酒”店在石桥头一开就是38年,如今仍在营业。只是,近年来戴崇玲老两口由于身体原因移居城区,店铺交由亲戚打理。
转载请注明:http://www.dwwaa.com/zlff/16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