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笑凤保灸推进灸法技术创新,创立艾灸

凤保堂与中医最高学府之一的北京中医药大学战略合作,由国家级中医教授、北中医教授、学者亲自担纲课程主讲,长期为基层诊所、乡村医生提供妇科、艾灸高级研修、培训。第四期艾灸高级培训班(年10月12-14日)正在火热招生中。--。

访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院长

赵百孝教授

转载自《世界中医药杂志社》

赵百孝,男,生于年3月,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院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灸学”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双语示范课程“经络腧穴学”课程负责人,团队负责人,中国针灸学会腧穴分会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等,是北京市高等院校教学名师、国际ISO“艾灸器通用标准”的起草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诊疗设备推广品目“百笑灸”发明人。兼任《中国针灸》《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世界中医药》杂志和《世界中医药杂志》英文刊(WJTCM)编委。临床采用针刺、艾灸、耳针、推拿点穴、中医中药等多种疗法结合治疗,对中风后遗症、言语障碍、各种疼痛、软组织损伤、骨关节病、颈椎病、月经不调、痛经、更年期综合症、失眠、抑郁症、耳鸣耳聋、戒烟、美容、减肥、儿童发育迟缓等疾患治疗见长。

赵百孝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陕西中医学院、北京医院、英国Middlesex大学卫生环境生物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等单位从事教学、临床、科研和管理等工作。承担部局级以上课题10余项,表论文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国家专利30余项,或国家科技成果二等奖、国家发明成果二等奖、国家优秀科技工作者等10余项省部级以上奖励。

记者:赵院长,您好!灸法作为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中医三大疗法之一,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近代以来灸法的发展受到一定限制,您研究灸法多年,也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绩,那么您认为限制灸法的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赵院长:灸法是中国最古老的外治法之一,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它都是古人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近代以来,由于传统灸疗方法所存在的固有缺陷和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对灸法的发展和推广造成了一定影响,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其一,传统灸疗耗时耗力,需要医生手持艾条对穴位进行灸治,操作不便,费时费力,且收费较低,医院开展经济效益低下,医院都不愿意开展。其二,灸疗过程产生的烟雾过大,不少患者甚至医生对艾烟的安全性有一定的顾虑,大多医疗场所有安装有烟雾报警器,医院难以开展。其三,艾灸材料的质量参差不齐,燃烧过程中会出现灰渣脱落,以及施灸温度控制不好,引起患者烫伤、起泡、感染等情况。在医患关系紧张的大环境下,临床大夫也不愿意使用。第四,艾灸的基础知识普及程度欠缺也是灸疗推广的一大阻碍,许多患者相信艾灸,想自行回家灸治,但由于缺乏有效的专业指导,导致艾灸无法快速推广使用。第五,红外热疗的新型理疗设备出现,一般人对艾灸的优势和特色缺乏了解,想当然的认为理疗可以取代传统灸疗。

记者:赵院长,您从事灸法研究这么多年,在灸法的首个项目中您和您的研究团队也付出了很多的心血,您能向我们介绍一下当时主要研究成果吗?

赵院长:在上一期项目中,我们课题组主要承担“艾燃烧生成物的安全性评价及作用机理研究”这一部分的工作。我之所以会从艾燃烧生成物这一角度考虑艾灸的机制,一方面是受到我国现代针灸学家承淡安先生的理论启发,他曾提出“艾灸的特殊作用,不仅在于热,更在于其特具的芳香气味。这种芳香的药物能够行气散气。艾灸后觉有快感,即是因为艾的芳香气味渗入皮下,在热和芳香的双重作用下,神经兴奋,机体活力增加,终而病苦解除”,认为除了温热作用外,艾绒燃烧所产生的烟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另一方面,从我多年使用灸的经验发现,传统艾灸要比一些新型的无烟灸或仿灸器治疗效果更好。但由于艾灸过程中所产生的艾烟缺乏系统研究,很多人对艾烟安全性存在担忧。因此,我们从长期毒理实验、急性毒理实验、成分分析等多方面着手,对艾燃烧生成物的安全性进行了较系统的评价,结果显示艾燃烧生成物中存在多种呋喃结构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酯类、烃类和含羟基类的化合物,及一定量挥发油成分,模拟普通针灸诊室环境的艾烟浓度,显示这几种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浓度均低于国家安全标准。毒理学研究也初步表明,普通针灸诊室的艾烟暴露对人体是安全的。同时,该课题还开展了艾燃烧生成物效应机制的相关研究,从艾灸干预实验动物模型的记忆、脂代谢、抗氧化损伤等方面取得了初步结论。

(赵百孝教授坐诊)

记者:赵院长,年11月,ISO/TC“艾灸器”国际标准出台在学术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不知道您当时牵头起草艾灸器国际标准是出于什么考虑?您又是如何看待灸器标准化的问题?

赵院长: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工作是巩固我国在传统医学国际领导地位的关键。目前,艾灸器国际标准是ISO/TC所颁布的继“针灸针”之后第二个针灸标准。针刺与艾灸是针灸种最关键的两种疗法,两个标准都由中国主持完成,是针灸领域国际标准化话语权和主导地位的充分体现。“艾灸器”标准的起草,除了我所带领的中国团队之外,还有来自于韩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的专家一同参与制定。其实关于制定ISO艾灸器标准的建议最早是由韩日专家提出的,但由于我们团队多年来在艾灸基础研究和艾灸器具的研究成果,确切地说,应该是年所发表的第一篇关于艾灸器具的国际文章和由我发明的新型艾灸器“百笑灸”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最终推荐我来担任ISO/TC“艾灸器”国际标准的起草工作。这个标准历时四年,经过了7个阶段的孕育和多次与国外专家的讨论、磋商,终于在去年11月份出台。

(赵百孝教授临床带教)

通过制定艾灸器的国际标准,进一步完善了我国针灸领域的标准化建设工作,提高了中国在国际针灸领域的话语权及影响力,对市场上艾灸器的生产加工也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但要把灸器国际标准推广实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记者:现在市场上灸器的种类众多,您认为应该如何规范现有灸器的研发、加工、制作、销售,使我们灸器的国际标准能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赵院长:首先从灸器的研发上来说,灸器的设计应能遵循传统艾灸的特点,使用的灸材必须是艾绒,且燃烧过程中要保留烟、光、热三者并存的特点。由于灸治要维持一定的时间,所以灸器应能轻松固定于肢体、躯干之上,再者就是灸器应有温度调控机制以保证其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从灸器的加工、生产来说,温灸器的生产厂家应提高标准化认识,按灸器标准及国家相关法规要求办理证照,提高生产工艺水平,提升我国灸器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最后,国家标准化管理机构一方面应加强市面上售卖灸器的监督力度,完善资格认证、行政执法等工作,采取相应措施保障温灸器的生产质量及安全使用。另一方面还应通过各种渠道普及艾灸、温灸器相关基础知识,让普通消费者对于灸器的优劣有一定的识别能力,通过市场的作用促进灸器的生产的标准化。

记者:赵院长,灸法防治疾病,以其取材方便,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广受人民群众的喜爱,请问灸法可以用于防治哪些病症?其优势病种有哪些?

赵院长:艾灸疗法可以治疗很多疾病,从古至今深受历代医家的推崇,如晋代的葛洪,唐代的孙思邈、王焘,宋代的窦材,明代的杨继洲、李梴等都是灸疗的大家。关于灸疗适用范围和优势病种,李梴在《医学入门》中指出“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可见,灸法可以治疗很多疾病。从灸法温阳散寒、温通通络、消瘀散结、扶正祛邪的功效上来看,灸法更适用于治疗虚、寒、瘀所引起的疾病,这些疾病也是艾灸的优势病种,如:泄泻、痛经、尿潴留、膝骨性关节炎、颈椎病、过敏性鼻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带状疱疹、慢性结肠炎等等。最近有关灸法的疾病谱研究显示,灸法可治疗的疾病已达种之多,其中涉及内、外、妇、儿、皮肤、康复、五官等多科疾病。

(赵百孝教授主持艾灸国际标准化高端论坛)

记者:赵院长,艾灸治疗过程中灸感如何?体表和穴位局部的反应有哪些?艾灸疗效应如何判定?

赵院长:灸疗同针刺疗法一样,都是通过疏通经络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因此,灸疗对穴位的刺激方式和刺激量是灸疗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现代针灸学家承淡安先生就有著名的观点,叫“热足气匀”,就是说对穴位的热刺激要足够,时间要充足。同时,施灸过程中会出现类似针刺的得气现象,也就是灸感,《备急千金要方》将其描述为:“当觉气下砻砻然如流水状”。现代观察发现灸感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局部施灸一段时间后,出现麻木、沉重、疼痛、酸胀、蚁行等感觉沿着一定线路向施灸远端传导。二是灸治结束后,施灸局部出现均匀潮红、汗出或遗留痒痛感、舒适感等。

从古至今,灸感都是都被认为是评价灸效的重要指标。《外台秘要》中提到“火气不行,不能除病也”,《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也指出“凡灸诸病,必火足气到始能求愈”。现代针灸名家周楣声先生还提出了灸感的三相传导,认为施灸时完成了三相传导才算是达到足够的灸量。当然,灸效取得并不一定必须要有灸感,很多患者并没有明显的灸感,也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

记者:赵院长,请问灸时和灸量与灸效有何关系?影响艾灸疗效的因素有哪些?不同灸法的疗效有何差异?临床实践中应如何选择运用?

赵院长:灸疗要取得好的疗效,必须要有一定的施灸时间和灸量。临床上,灸时和灸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文献报道有一个穴位施灸从5分钟到2小时不同,具体要要根据患者、病种、穴位部位不同来定。如病深痼疾宜久灸,病在浅表宜少灸。

影响灸效的因素主要有灸材、灸温、灸量、灸法这几个大方面。《本草纲目》中论述:“凡用艾叶,须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则伤人肌脉”。可见采用不同质量的艾绒进行灸治,在人体产生的效应也不同,临床上陈放年份越久,加工比列越高的艾绒,治疗疾病的效果越好。艾灸的温热效应是其发挥治疗作用的关键因素,不同的灸温对人体末梢感受器产生的刺激不同,所产生的灸治效果也不同。如同药物剂量不同产生的药效也不同的道理一样,灸治时对灸量的控制也是十分重要的,这个灸量包括:单次施灸对穴位的刺激时间、刺激范围及整个灸治疗程的时长。

不同灸法会对灸效产生影响,虽然它们的优势病种有一定的差异,临床选择时多是以患者疾病病证特点以及医生个人经验和习惯所决定。

记者:赵院长,现今中医药的国际发展需要既有较高外语水平又有较高专业水平的中医人才,您多年来也一直致力于中医针灸双语教学,您认为目前中医药院校的双语教学应该如何进行?如何培养更多的中医双语人才,以促进中医药走向国际?

赵院长:中医药特别是针灸已在世界很多国家推广使用,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迫切需要培养大批既有雄厚的中医药专业知识又有良好的外语交流能力的专门人才。培养中医药双语人才要从本科开始,努力开设双语课程,同时,还要为学生提供国际交流的机会。北京中医药大学从年就开始针灸推拿专业双语教学,目前是国家双语示范课程和来华留学生精品课程的建设单位,多年来,我们采取了多种方式,如邀请国际上的中医药学者来校讲座,选派优秀学生出国访学,定期举办国际会议等,使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和国际交流能力大大提高。

要培养更多的中医双语人才,首先是要加强师资团队的建设,总体来看,目前我国中医药双语教学的师资力量还较为薄弱。其次,就是要完善中医针灸双语教材建设,加大制作针灸双语数字化教材力度。第三,改革双语教学方式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新型知识传播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赵百孝教授团队)

做艾灸,只选百笑凤保灸

做艾灸,推荐使用凤保堂核心产品——百笑凤保灸。把灸筒粘贴在相应穴位上,点燃灸柱即可,在施灸过程中可根据体感旋转或升降灸筒盖调节温度。

整个过程不漏明火,不落艾灰,安全绿色;

解放双手,站着、坐着、躺着、趴着、走动过程中都可以做艾灸,方便高效;无论老人、孩子、妇孺都可使用百笑凤保灸!

施灸时间无需刻意计算,一柱百笑凤保灸燃尽的时间即为15-20分钟;

由于不受施灸姿势的限制,还能多穴同灸,实现在同一时间打通引发疾病关联的多个穴位点,灸疗效果更明显!

如何正确使用该







































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白癜风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dwwaa.com/jbwh/17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