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一般在“七七”(即49岁)之年即月经闭止不行,称为“绝经”。部分妇女在“绝经”前后伴随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如月经紊乱、眩晕耳鸣、烘热汗出、面红潮热、烦躁易怒、肢面浮肿等各种症状,称为“经断前后证候”,又称“经断前后诸症”。现代医学称为“更年期综合征”。本病表现有轻有重,有的单见一种症状,有的多种表现共存,少数病人还有可能出现个性特征改变,甚者可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与生活。其症状持续时间也有长有短,短则数月半载,长则可达数年之久。
绝经期是妇女一生中的一个生理转折,是脏腑功能衰退,生殖机能丧失的开始。故《内经》中说:“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绝经前后证候多以肾虚精亏,心脾不足,肝失调和为主。1肾虚是本病的发病基础,肾气主宰着人体的生长、发育、衰老过程。绝经前后,肾气渐衰,天癸渐竭,冲任二脉虚衰,月经将断而至绝经,生殖能力降低而至消失。由此可见,妇女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肾气的盛衰为关键的因素,肾气充盛与渐衰是月经来潮与经断不来的内在原因,肾气衰退引起诸脏乃至全身机能失调是更年期综合征发病的根本原因。五脏之中,肾衰独早,对于女性来说,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乃至绝经和形坏而无子两大特征。“形坏”在内则表现为子宫萎缩,丧失生育能力;在外表现为形体衰萎,皮肤皱折,毛发脱落,牙齿松动等体态特征。
2肝实是本病发病的重要环节
肝藏血,主疏泄,肝与女子天癸、冲任、月经、胎产、泌乳等生殖繁殖后代的功能密切相关,肝实和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病也密切相关。更年期综合征另一突出的表现是精神症状,如烦躁易怒、情绪不稳、心悸失眠、焦虑猜疑等症状,是肝失于疏泄所致。
肝实可致肾虚,如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六郁随之而生,邪留下焦,久则伤肾;肝为肾之子,肝病日久,则子盗母气,引起肾虚;肝经瘀血为有形之邪,久留不去,势必伤肾,引起肾气亏虚。形成肾虚肝实的虚实夹杂病机。
3肾虚肝实而致五脏失调形成综合病机
更年期综合征就是在肾气虚衰、天癸将竭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组症状表现。肾脏精气亏虚,必然累及八脉,肾水不足,不能化气,而致气滞血瘀。
艾灸取穴:肾俞,肝俞,中脘,关元,足三里,三阴交,涌泉,太溪,太冲。
转载请注明:http://www.dwwaa.com/jbwh/1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