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妇女健康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建立健康档案、系统健康教育、定期健康检查、一般保健指导和药物治疗等。《更年期妇女健康管理专家共识(基层版)》的发布对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更年期妇女健康管理水平有重要意义。关于更年期妇女健康的一般保健指导,共识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01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告知更年期妇女要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生活方式包括生活规律,按时休息;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充实生活内容;管理情绪,保持开朗、乐观、积极态度,保持心情舒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避免熬夜、憋尿、久坐等;避免外界伤害,避免摄入有害物质,不吸烟、避免二手烟等。
02营养指导给予更年期妇女营养指导,如饮食要定时定量、均衡,避免无节制,限制饱和脂肪酸摄入(总热量的7%)、避免反式脂肪酸摄入,避免摄入油炸、油煎食物,少食动物脂肪、胆固醇(mg/d);限盐(6g/d),控糖(包括含糖饮料)(≤50g/d),少油(25~30g/d),限酒(酒精量≤15g/d),足量饮水(~ml/d);饮食结构要多样化,粗细搭配,增加多种水果、蔬菜摄入,选择全谷物或高纤维食物等碳水化合物;每周至少吃两次鱼。
更年期妇女要摄入足够的钙,18~49岁成人钙推荐摄入量mg/d,50岁以上和绝经后女性钙的推荐摄入量为mg/d,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mg/d。营养调查显示,国内居民膳食钙摄入量平均.1mg/d,其中城市居民膳食钙摄入量(.4mg/d)高于农村居民(.4mg/d),故更年期妇女还需补充钙~mg/d。钙剂建议首先通过膳食补充,如果不能从膳食中获得足够的钙,如乳糖不耐受或缺乏高钙食物,建议通过钙补充剂达到推荐的每日摄入量。等量的钙,以少量多次的方式摄入则可增加钙吸收率和吸收总量。
更年期妇女要补充足够的维生素D,人体维生素D的来源主要包括通过晒太阳或从膳食中获得。必要时可补充外源性维生素D。根据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推荐更年期妇女摄入维生素D量U(10μg)/d。也可通过测定血清25(OH)D评估体内维生素D水平决定维生素D补充量。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AACE)和美国内分泌学会(AES)建议以血清25(OH)D≥30μg/L定义维生素D充足。
03适当控制体质量要指导更年期妇女维持适宜体质量,体质指数(BMI)18.5~23.9kg/m2为正常,腰围应80cm。体质量过高可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低体质量可增加骨质疏松症风险。
04运动指导指导更年期妇女坚持户外运动和晒太阳。适当进行锻炼调节神经功能,促进机体代谢;更年期妇女应每周至少坚持min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走路、慢跑、骑车、游泳、跳舞等;每周至少进行2~3次肌肉张力锻炼,以增加肌肉量和肌力,运动前要与医生进行沟通,确定运动方式及强度,并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05避孕及性健康指导围绝经期虽然卵巢功能开始衰退及生育力下降,仍可出现排卵发生意外妊娠,所以需要针对妇女进行避孕及性健康指导。建议更年期妇女首选屏障避孕方法和孕激素宫内缓释系统避孕,如选择复方口服避孕药,应在妇产科医生指导下使用,临床明确诊断绝经者,可以停止避孕。
和谐的性生活有利于更年期妇女身心健康,增进夫妻感情,促进家庭和谐。对于绝经后阴道干涩及性欲减退的妇女可转专科医生,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选择性激素治疗、非激素治疗和性心理治疗等。
06心理卫生指导发现更年期妇女出现心理变化时,要建议其及时向医生、朋友或亲人倾诉烦恼,尤其是经济收入少、健康状况差、不良心境、严重躯体疾病的妇女,医生更要多加注意其心理状态,健康管理团队要运用医学及心理知识对患者进行有效指导,使其以乐观向上的心态面对问题,尽量保持平和心态,必要时转诊接受心理医生精神支持和疏导。
以上内容摘自: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北京妇产学会社区与基层分会.更年期妇女健康管理专家共识(基层版).中国全科医学..24(11):-.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dwwaa.com/jbwh/13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