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说,“春天养生,夏天养长,秋天养收,冬天养藏”。可见,养生与自然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顺应自然物候的更替和变化,才能真正做到合理养生,益寿延年。
那么,大雪节气“养藏”应该注意哪些?大雪养藏六大关键老人睡觉少穿衣
老年人因为身体较弱,因此怕寒,冬天睡觉时喜欢多穿衣服,但这样做很不利于健康。因为人在睡眠时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减慢,心脏跳动减缓,肌肉的紧张度下降。这个时候脱衣而眠,可以很快消除疲劳,使身体的各器官都得到很好的休息。穿厚衣服睡觉,会妨碍皮肤的正常“呼吸”和汗液蒸发,反而会感到寒冷。防寒保暖护好颈肩胸
冬属阴,以固护阴精为本,宜少泄津液,所以冬天应“去寒就温”,防止寒冷侵袭。寒冬时节,寒气容易通过颈部进入身体,从而引起嗓子疼、咽喉发炎等。尤其对于颈椎不好的人来说,冬季穿高领衣服、出门戴围巾更重要。除了脖子,肩膀、前胸后背及脚都要注意保暖。养阴喝水要喝对
冬日虽排汗排尿减少,但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仍需水分滋养,以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中医认为,水是阴中的至阴,因此隆冬之际,喝水可养阴。一般来说,一天中有三杯水是必须要喝的。第一杯水是早晨起来喝,可润肠燥;第二杯水是下午5点喝,可滋肾阴;第三杯水是晚上9点喝,可养心阴。调节情绪适当娱乐
冬天易使人身心处于低落状态,所以要注意积极调节情绪,日常可适当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如跳舞、太极、下棋等,以消除烦闷情绪,颐神养性。此外,冬季室内要保持空气流通,建议在天气晴好时,适当开窗通风换气,以清洁空气,还可健脑提神。合理起居少晨练
早晚温差悬殊,应谨慎起居,增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冬天清晨,天寒地冻,清晨空气中氧含量较少,不适宜户外活动,最好等到太阳出来后在进行活动。还要注意冬季的早晨容易出现大雾天气,小雾滴中悬浮着的细小颗粒,吸进肺里对人体健康非常不利。温补养阳提高免疫
“冬天进补,开春打虎”,大雪节气人们要开始进补了,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为了御寒养生,古代皇家御膳的首选菜肴就是羊肉炖白萝卜。
萝卜被称为平民人参,冬吃萝卜有很好的滋润作用。羊肉性温味甘不腻,有着补肾、驱寒、温补气血、开脾健胃等功效,年老体弱人群常吃羊肉也能提高免疫力,达到滋补身体的功效!
同时还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如:青菜、豆腐、木耳、银杏果等。
大雪,正是养藏进补的大好时节。大家一定要做好「藏、暖、补」,以保养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来年才能健康一整年。神威中医堂膏方特色冬季是调补的最好季节,而膏方调补是最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冬令养生方法。
?一人一方:针对不同体质类型,经专业医生辩证后配方制膏,一人一方,量体用药,方能达到增强体质、祛病延年的目的。
?道地药材:精选道地药材,膏方采用的阿胶、鹿角胶、龟甲胶等的原料,严格监控生产加工的各个环节,保障原料正宗,保障产地正宗。
?古法工艺:沿袭古法工艺制膏流程,主要有八个步骤:选-洁-浸-煎-滤-秘-炼-收。严格按照“一人一方一锅”的规范煎制膏方,通过定制的模式,真正做到无添加剂、无防腐剂、无明胶,保证了膏方的安全、绿色和可靠。
专家简介
闫昊中医世家
第六代三虚辨证唯一传承人
擅长治疗胃癌、糖尿病、慢性白血病、血栓后遗症、脂肪肝、酒精肝、高血压、各型颈椎病、痛风、顽固性失眠、慢性咽炎,妇科常见经血不调、子宫肌瘤、乳腺增生、更年期综合征、子宫肌瘤、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等;儿科常见感冒、百日咳、小儿厌食症、婴幼儿腹泻、小儿多动症、小儿急慢性支气管炎等;男科常见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不育、男性功能障碍、精血症、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等各类疑难杂症。并对针灸美容、针灸助长(适龄范围内)颇有研究,专长针灸、刺血、拔血罐等多种古代中医技法。有起沉疴,消痼疾的作用,深受患者的钦佩与敬爱。
出诊时间:周三至周日全天看中医就到神威中医堂
中医诊疗
国家级名老中医、省内知名专家
也许有您找寻许久的中医专家
传统膏方
一人一方量身定制
传统理疗
艾灸、推拿、小儿推拿、拔罐、刮痧
便民服务
定期开展健康小讲堂转载请注明:http://www.dwwaa.com/jbwh/12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