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眩晕治疗心得附眩晕的自我练习法

眩晕是门诊比较常见的病症,是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错觉。可见于多种疾病,尤其以神经内科较为多见。今日君和堂上海徐汇馆秦静医生分享三则案例,仅供参考:

医生介绍

秦静

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运用“逆生中医学术体系”解决临床问题。

擅长:皮肤疾病,如黄褐斑、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疾病、癣、痤疮、银屑病、带状疱疹等;内科杂病,高血压、糖尿病、颈椎病、高血脂、头晕头痛、失眠多梦、慢性胃炎、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症等。

坐诊地点:上海君和堂徐汇馆

坐诊时间:周二、周三全天

-

医案一

金某,男,69岁,年7月1日来诊,眩晕数年,加重两周。自述不定时突发眩晕,随即身体失去控制,猛然倒地,有脑梗病史,恐脑梗再发,医院检查,住院治疗数日后出院,出院后仍会突发眩晕。患有帕金森、高血压、高血脂,血压控制尚可。右脉寸弱(几乎摸不到),关尺弦硬,左脉滑略硬。予天麻散7贴。

二诊:眩晕有好转,调整药方再予3周。

三诊:眩晕没有再发作,右寸脉象恢复,关尺没有之前硬,予四物益智汤加味治疗2周。

按语:导致眩晕的因素多达上千种,与眩晕相关的综合征可达多种,如脑梗死、脑出血、后循环缺血、高血压、脑肿瘤等均可以“眩晕”为主症;其它系统疾病如颈椎病、贫血、糖尿病、耳石症等也可有眩晕为主症。该患者有脑梗病史,故以走脑窍、通脑窍为主,后期以补气血、矿物质继续治疗。

医案二

张某,女,66岁,年7月28日来诊,眩晕半年,胸闷胃痛一周。半年来眩晕进行性加重,晨起正常,中午开始头晕,逐渐加重,每天眩晕持续大半天,并伴有不能自主的头部摇晃,眼皮重,视物模糊。自述眩晕发作时痛苦难耐,头重脚轻,欲撞墙来缓解,服用中成药化风丹效果不佳,颅脑MRI显示脑缺血,轻度脑萎缩。近一周伴有胸闷、胃痛、纳差,又因食用羊肉后胃部疼痛加重,口干口苦,乏力,舌红苔中略黄腻,脉右寸沉弱,关弦,左关短实,双尺弱。予一贯煎合郁金散、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4周,胸闷、胃痛消失,饮食恢复正常。眩晕无好转,旋颈试验阴性,予以颈肩松解术进行治疗,发现左侧第3、4颈椎间椎动脉处有卡压,按揉该处头晕加重,遂予人参汤加味。

治疗8周后,眩晕大为改善,头部感觉轻松,不自主的摇晃也已消失,视物清晰很多,原方再予一周巩固。

按语:本例患者属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由于颈项软组织劳损或颈椎退行性改变的基础上,诱发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从而造成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故以补精、补髓为主,加上通关节的药物,取得满意疗效。

医案三

这位患者是一年前治疗的一位老先生,八十多岁,自述从小有头晕的问题,站立或弯腰洗漱时就会突然头晕,随即一过性黑蒙,持续大概10s,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作,医院检查,也没有任何器质性的问题,自己也笑着说和这个病相伴一辈子了,这么大年纪,也不指望能治好。那时我刚跟随余老师学习逆生原理,就想到用椎弓反牵试试,考虑对方年龄比较大,就告诉他睡觉时把脚垫高,比头高一点即可。没想到老先生照做了,坚持一周给我反馈,说不晕了,一个月后随访,头晕也没有再发作。

按语:椎弓反牵通过头低脚高位,增加大脑的血液灌注度,保护脑髓,改善因灌注度不足而导致的头晕、目眩、失眠、记忆力下降等问题。

附:

椎弓反牵

取卧位,人仰躺在床上

第一阶段:将后脑枕骨与床沿贴合,以每次30~60秒的时间练习;

第二阶段:第一阶段完全适应之后,取后脑枕骨与大椎穴连线中点与床沿贴合,以每次30~60秒的时间练习;

第三阶段:第二阶段完全适应之后,将肩膀与床沿贴合,以每次30~60秒的时间练习,逐步适应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耐受度调整练习时间。

年龄较大者,可换成脚抬高,保持一个头低脚高位,同样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起身时动作不可过快,恢复平躺后再缓慢起身。

*以上医案仅供交流使用,切勿对号入座、自行服药,如有相同问题请找专业医师进行辨证治疗。

往期·推荐

徐大成:膏方不是一味地滋补,还有防病治病的功效

早养胃午养心晚养脉!上了年纪,养生重在这三个时段

第二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

君和堂盛装参展,与您相约盛会!

立冬

入冬养生全攻略,明年身体好不好就看当下了!

为什么每天半夜"自然醒"?原来是这2处堵住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wwaa.com/jbwh/123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