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简介:孟颖舟
(副主任中医师、中医内科专家、脾胃病专家、膏方调理专家)
中医本科毕业,中医世家,师从多位名医,从医20余年,在中医内科杂症治疗上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尤精于脾胃相关疾病的诊治,对胃、十二指肠球炎(溃疡)、食道炎、肠炎、肝胆疾病效果良好,遣方用药独具匠心、研制效验精方。坚持脾胃理论为中心,擅长治疗内妇儿科疑难杂症,精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尿酸调理。
坐诊时间:每周三坐诊(4月6日开始)
更年期潮热汗出别不当回事
女人一到更年期阶段,花头经来得个多,毛病接踵而至,或者潮热汗出、心烦易怒、心悸失眠,或者情绪低落、多疑善怒,或者焦虑不安、恐惧易惊,或者腰膝酸痛、夜尿频多。其中,潮热汗出是大多数更年期女性共同的症状表现,忽冷忽热让人苦不堪言。
徐阿姨:烦人的更年期
回元堂坐堂中医生、副主任中医师孟颖舟说,有个55岁的徐阿姨,五六年前就开始出现月经紊乱、月经周期不定、时多时少、月经前后小腹部胀满疼痛等症状。而且潮热一阵一阵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突然涌上来,出汗,很不舒服。
孟颖舟说,像徐阿姨出现的这些更年期症状,许多更年期妇女都曾经历过,特别是潮热汗出,更是大多数妇女的突出表现,也是困扰心理的主要原因。一般来说,妇女绝经前后,特别是月经紊乱到绝经后相当一段时间,潮热发作次数会逐渐频繁,出汗增多,上冲头面,面红如妆的感觉更加明显,愈发令人感到心烦气躁,偶尔潮热汗出后畏寒,那种冷热交替的感觉更使人苦不堪言。
潮热汗出,可别不当回事
孟颖舟说,更年期症状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妇女进入更年期阶段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减少,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上的改变,同时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出现以潮热自汗为主的一系列表现,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更年期综合征。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多发生于45~55岁。《黄帝内经》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从中医角度看,妇女到了“七七”经断之年,人体肾气已虚,肝脾失健。月经将绝之时,此时冲任亏虚,精血不足,会导致机体脏腑阴阳平衡失调。
试试中药调理
徐阿姨也曾用西药激素疗法进行治疗,孟颖舟当时接诊后,发现她的脉弦滑数、舌质红苔薄黄。分析其病情:年届五旬,绝经前后,肾精亏虚,冲任不调,月经紊乱。水不涵木,肝气郁结,气血失调,出现潮热汗出及一系列精神神志变化。肝郁日久,影响脾胃,所以不思饮食,大便不调。
像徐阿姨这类人群,可以用中药进行调理,以缓解更年期症状。在中医看来,这些症状出现大多是由于肝肾亏虚,肝气郁结,心肝火旺,冲任失调,甚则阴阳两虚等原因引起。治疗主要以滋肾平肝,清心安神,滋阴降火,调补冲任为法。
孟颖舟认为,因为徐阿姨的病程较长,非短时用药可以奏效,只宜缓图,所以当时就建议她采用膏方进行调理。记得当时就是用补益肾气、调补冲任、疏肝解郁、宁心安神的方法,以二仙汤、二至丸、丹栀逍遥散、六味地黄丸、百合知母汤、甘麦大枣汤等进行加减化裁,同时嘱患者自我加强心理调节和体育锻炼。后来,她连续三年,一到冬季就来配膏方服用。现在,偶尔来串门,有说有笑的,很精神。
提醒:更年期综合征是一种心身性疾病,因此保持良好心态、合理安排好工作和生活、避免精神刺激和过度劳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和参加社交活动,对于早日康复也很有必要。
回元堂国药馆医保定点药店
转载请注明:http://www.dwwaa.com/zlff/5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