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指妇女从生殖期过渡到非生殖期的年龄阶段,历时10~20年,在此期间,由于卵巢功能减退,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平衡失调而出现一系列症状,临床表现为血管舒缩症状(潮热出汗),情绪改变,感觉异常,骨关节、肌肉痛,眩晕,月经紊乱,疲乏,睡眠障碍等。针对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很多,最根本的目的应能缓解症状,并能早期发现,有效预防骨质疏松、动脉硬化等老年性疾病。
一般治疗开展健康教育,使更年期的妇女认识到更年期的到来是生命的自然规律,正确对待更年期的某些生理和心理变化,注重日常自我心理调节,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保持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阴部卫生,预防萎缩的生殖器官发生感染,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饮酒吸烟,饮酒和吸烟有促进骨丢失的作用。适当的体格锻炼。如打太极拳,练气功,八锦缎等,可以活跃脏器功能和增强体质,减缓骨质疏松的发生。膳食营养方面要合理搭配各种食物,适当限制能量的摄入,饮食清淡少盐,注意摄入足够蛋白质及含钙丰富食物,预防骨质疏松。
更年期激素治疗(HT)HT是缓解更年期症状(如血管舒缩症状及与其相关的睡眠障碍等)的首选和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是预防绝经后期骨质疏松的有效方法之一,对维持身体健康及提高生活质量具有其他任何单一药物不能取代的作用。然而,由于传统对激素的恐惧(如惧怕癌症、心血管疾病、肥胖等),据调查我国只有1%的女性接受HT。激素治疗对绝经相关症状的影响:大多女性绝经前后出现潮热、出汗、失眠等绝经相关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HT可有效改善这些症状,这在HT应用指南中属于A级推荐。关于HT的应用,对于子宫完整者,有绝经症状但尚未影响生活质量的围绝经期妇女给予单用孕激素治疗及健康指导,而不影响生活质量者给予雌孕激素序贯治疗;对于绝经1年以上,有绝经症状且生活质量受影响者,给予雌孕激素连续联合治疗;对于已切除子宫有HT适应证者,给予单纯雌激素治疗;对于仅为改善泌尿道萎缩症状时,推荐阴道局部用药。但应注意: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用HT;应在全面体检后才可以判断是否适合激素补充;激素补充方式及药物剂量应个体化,并需要不断调整;严格监控用药结果。只要掌握HT适应证、禁忌证及慎用证,权衡利弊,低剂量、个体化,注意随访及定期全面体检,HT是安全的,患者可以从中受益,提高生活质量。
目前研究肯定了性激素治疗可以缓解绝经相关症状。不良反应及危险性包括子宫出血、性激素不良反应、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等。适应证:因雌激素缺乏引起的老年性阴道炎、泌尿系感染或性功能障碍明显者;脂质代谢障碍明显;骨质疏松发展明显;精神神经症状严重,经一般治疗无效。禁忌证:绝对禁忌证包括已有或可疑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生殖道异常出血、6个月内活动性血栓病、重症肝脏疾病等,脑膜瘤禁用孕激素。相对禁忌证有心脏病、偏头痛、肝胆疾病史、子宫内膜癌病史、血栓性疾病史、乳腺良性疾病和乳腺癌家族史等。个性化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需求和治疗前的评估,剂量和用药方案个体化,尽量选择天然雌激素,以最小剂量且有效为佳。在卵巢功能开始减退并出现相关绝经症状后即可开始应用,治疗期间以3~5年为宜,需定期评估,明确受益大于风险方可继续使用。停止雌激素治疗时,一般主张缓慢减量或间歇用药,逐步停药,防止症状复发。主要药物为雌激素,可辅以孕激素。①口服用药途径及剂量方案:主要优点是血药浓度稳定,但对肝脏有一定损害,还可以刺激产生肾素底物及凝血因子。常用药物的剂量:戊酸雌二醇1-2mg/日,结合雌二醇0.3-0.6mg/日,醋酸甲羟孕酮4-8mg/日。一般主张序贯治疗,雌激素治疗后半期加用孕激素拮抗。对于子宫已切除的更年期妇女主张单用雌激素治疗。②胃肠道外途径及方案:能缓解潮热,防止骨质疏松,能避免肝脏首过效应,对血脂影响较小。半水合雌二醇贴剂治疗绝经期症状是安全、有效的,尤其适用于不适宜选择口服途径的妇女。
非性激素治疗黑升麻:国内外的研究肯定了黑升麻治疗围绝经期症状积极作用,认为黑升麻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良好药物选择。黑升麻根茎在德国被批准为治疗经前期综合征和绝经综合征的自主神经症状的非处方药。研究发现黑升麻可有效缓解其绝经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植物雌激素:植物雌激素存在于植物中,分子结构与哺乳动物雌激素结构相似,可结合到哺乳动物体内雌激素受体上并能发挥类似于内源性雌激素作用的成分。含植物雌激素的植物主要有:大豆(大豆异黄酮)、葛根、阿麻籽等。截止到目前,国际国内尚未将植物雌激素产品作为药品上市,均按保健品销售和推广。
镇静药:适用于失眠较重的患者,由于改善睡眠,其精神及体力状态将有改善。一般于睡前服药;可选用地西泮10mg;艾司唑仑1-2mg,唑吡坦5-10mg等。
抗抑郁药:常用药物有佛西丁、文拉法辛、黛力新等。研究表明黛力新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有效药物。黛力新由佛哌噻吨和美利曲辛两种化合物组成,佛哌噻吨是神经阻滞剂,具有抗抑郁和抗焦虑作用,美利曲辛是双向抗抑郁剂。其不良反应包括口干、暂时性恶心和食欲减退头晕等。
中医药治疗我国的传统医学对更年期综合征早有研究,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说明妇女在49岁左右,正是冲任功能逐渐衰退的一个过渡时期,天癸属肾,因此本病与肾有密切关系,致病之根源以肾虚为主。检索年~年中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文献,共筛选标准文献篇,统计发现,临床应用较多的补益气血、补虚之药,补阴药稍多于补阳药,从经方出现的频率上看,以补益药为多,有地黄丸、左归丸、肾气丸、右归丸等,出现频率在前五位的是潮热、失眠、心悸胸闷、出汗、头晕。研究表明,更年期综合征治疗上应治本与治标相兼顾。补肾为本、调肝为标、化瘀相辅。其他的中医治疗包括针灸、按摩理疗、中药敷脐、药膳等也可用于辅助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减轻患者的症状。
更年期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性激素治疗被认为是临床治疗最有效的方法,提高更年期妇女生活质量,但其不良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在预防冠心病和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尚存在争议。此外,通过身体锻炼、心理调节、饮食调理、非性激素治疗(黑升麻、镇静药、抗抑郁药等)及中医药辨证论治也可起到一定效果。所以,针对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需要综合生理-心理-社会因素多种因素考虑,制定综合性的治疗方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以达到最佳疗效。
参考文献:
叶黎黎.更年期综合征治疗研究进展[J].临床进展.;3(14):12-13.
张俊丽.阮祥燕.刘玉兰.甄洁.殷冬梅.王娟.柳顺玉.更年期激素治疗规范管理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34(4):-.
皮肤病治疗医院哪家好北京白癜风治疗转载请注明:http://www.dwwaa.com/zlff/2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