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作为中华医学的瑰宝,在治疗疾病、调理身体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然而,对于很多患者来说,熬好的中药如何保存、中药喝起来太苦是否可以加糖等问题常常困扰着他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讨这两个问题。
**一、熬好的中药如何妥善保存?**
中药的保存直接关系到药效的发挥和患者的健康。一般来说,熬好的中药保存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阴凉通风处保存**:如果中药是用密闭真空包装袋包装的,可以放在阴凉通风处或放在冷水、冰水中保存一周左右。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保存时间较短,且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2.**冰箱冷藏保存**:将中药放入冰箱内0-5℃下冷藏,可以大大延长保存时间,一般可保存30天左右。但建议在7天内服用完毕,以保持药效。口服时,先用热水浸泡至适宜温度再进行服用。
3.**冰箱冷冻保存**:若需要长期保存中药,可以选择冷冻保存。冷冻可以基本保持药物的性状和功能,但口服时需要再次加热。请注意,加热时应使用温水,避免高温破坏药效。
4.**正确选择容器**:如果中药没有用密闭真空的容器盛放,一般建议当天服用。若需隔天继续服用,建议放在冰箱的冷藏室里,并且保存时间不应超过3天。特别是当中药成分中含有较多的淀粉、蛋白质、糖类等易变质成分时,更应尽快服用。
此外,无论采用哪种保存方法,都应注意以下几点:
-避免与异味物质接触,如腐烂的食物、化学物品等。
-按照中药的性质和特点分类储存,避免药性相反或相克的中药混杂在一起。
-定期检查中药的保存状态,如发现有变质、发霉等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
**二、中药太苦,能否加糖调味?**
很多患者在服用中药时会觉得味道太苦,难以入口。那么,中药太苦能否加糖调味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中药的药材与药材之间的互相搭配都是有规律的,并且是针对具体病症的。如果随意加糖可能会破坏药材的成分,甚至会破坏药性,对身体恢复是不利的。
例如,如果患者需要清热泻火,则需要选择相应的药材。如果加糖会缓解当中的苦味,可能会破坏泄热苦寒的作用,不利于患者的身体恢复。
然而,如果患者实在无法接受中药的苦味,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1.**使用吸管**:舌头上苦味的感受器主要集中在舌头的前半部分,特别是舌尖。使用吸管喝中药可以减少药液与舌尖和舌头中部味蕾的接触,从而减轻苦味。
2.**适当添加调味品**:在中医的指导下,可以适当添加甘草、大枣等具有调味作用的中药材来减轻汤液的苦味。但请注意,不要擅自添加红糖、蜂蜜等调味品,以免影响药效。
3.**掌握合适的温度**:在喝中药时,避免中药特别烫的时候饮用。将中药冷却至一定程度以下再进行服用可以降低味觉神经的敏感性,减轻苦味。
4.**快速咽下**:中药在入口后可以快速咽下,以减少药液与味蕾的接触时间,从而起到减轻苦味的作用。
5.**漱口**:喝完中药后如果口内仍然有苦味,可以通过漱口来减轻不适。
综上所述,熬好的中药应妥善保存以保持药效;在服用中药时,应尽量避免加糖调味以免影响药效。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缓解中药的苦味,让中药更容易入口。
我是执业中医师中药师赵伟扬,非常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也对中医药知识感兴趣,感觉对自己有用,可点击
转载请注明:http://www.dwwaa.com/alfx/16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