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说起逍遥散,其实很多朋友应该很熟悉,不知道的同学要么换个剂型,逍遥丸总听过吧?
什么?还没听过?
好吧,就当你听过吧,要不小编我就没办法讲下去了,给点面子,捧个人场吧!!!嘿嘿
其实,逍遥丸,呃,或者说逍遥散这种东西药店里买的到处都是,月经不调的会吃它,乳腺增生的也会吃,那要是总也不高兴不开心的咋办呢?能不能吃呢?可以呀,吃了就逍遥嘛!
哈哈哈哈哈哈哈~~~~~请允许我笑一会先······
好了,言归正传,那么逍遥散到底怎么来的呢?又是怎么治病的呢?就听我一一道来吧
2
逍遥散最早见于宋朝的《和剂局方》,那是的皇帝非常重视中医药的发展,甚至皇帝本来就是杏林高手,他为了体恤万民,为了让臣民能在生病的时候及时得到救治,选对治疗方案和药物,所以编制《局方》,这个局方类似现在的世界卫生组织的提供的治疗方案,那是相当的权威!
那时的的医生如果出现医疗事故也是要被官府处罚的,而且很严重,有时甚至要丢了性命,所以大家都需要一个官方的指引,这是一个参考,很多官府在遇到这类医疗官司的时候,他们又不是医生,也是一头雾水,所以只能参考国家颁布的《局方》,很死板的、机械的办案,如果用了《局方》上的药物和方法就是对的,没用就是错的。
这种感觉是不是很熟悉?
医院治病不都是这样么!按照规定的程序来操作,治死人不犯法,不按规定程序来救人,救活人你有罪,你看看现在的医生,治病规规矩矩,绝不越雷池一步,任何指导方案以外的治疗方法绝不使用,为的就是防止纠纷的发生。
从这点看,中医想发展,得先搞定世界卫生组织,他如果发一个治疗指导意见的类似东东,那就相当于古代的官方《局方》,中医某个疗法保准很快就会在全世界发达了。
3
古代的医生和现在的医生都一样,都不想被拉出去打板子,所以拼命的啃《局方》,这也造成了三个事实,
第一、《局方》直接影响了后世的金元时期的医家,对医学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当时的书呆子为了不让自己挨板子,拼命的读《局方》,当时的病人为了不让医生忽悠自己,买本《局方》镇宅。那时这本书绝对是畅销书,如果有畅销书排行榜,《金瓶梅》排第一,《局方》就该排第二了。
第三、因为广受欢迎,民间存量巨大,所以《局方》是少数几本能流传后世的官方编撰的古代医籍。
有利有弊,虽然《局方》让很多人学医治病变的很死板,但和这个副作用相比,他的好处那真是太多太多了,
举个栗子,
《局方》中整理记载了大量的实用、便捷、廉价、高效的方剂,其中对于现在大家最熟悉莫过逍遥丸了,几乎所有更年期的女性都有服用过,很多人认为逍遥丸就是治疗更年期综合症的,那真是大大的误会,逍遥丸的功效可决不是那么简单,单从名字就能能看出这个药大有来头。
4
逍遥丸最初的名字是逍遥散,逍遥二字最早见于《诗经?郑风?清人》。
.其中有“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这么一句,这句与“河上乎翱翔“对举,这里我可以将”逍遥“理解为”翱翔“,逍遥二字在《庄子》中出现了三十六次,例如《逍遥游》中”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大宗师》中”茫然彷徨忽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等,此外古典古籍中《周礼》、《楚辞》、《离骚》中也有记载,在文中“逍遥”二字意指安然自得之意,有的与形体的怅然徘徊有关,进而引申为心态上逍遥自得。
逍遥的寓意最后变成,闲适不受拘束,随兴而来,怡然自得。而这种生发的、苏畅的特点与中医藏象学说中肝的生理特点极其相似。
而肝脏经常会出现肝气郁结,藏泄失常,这时选用的药物往往都是疏肝解郁,养血柔肝的药物,使肝恢复其生发条达,柔和曲直之态,但是药三分毒,这些药物配伍不能过于攻伐,尤其是在肝已经出现郁结,疏泄不利之时。
5
古人这时巧妙的组织了逍遥散,当归、柴胡、白芍、生姜、白术、甘草、茯苓、薄荷。
以柴胡为君,统领全局,四处征战,专治各种大逆不道,各种不服气,但有时难免滥杀无辜,攻伐过度,这是就需要当归、白芍这两位狗头军师了,这哥俩辅助柴胡打助攻,同时安抚百姓,对于柴胡攻伐太过的的地方进行修补、主要就是干拉架的的活,防止柴胡太过分了。
前面干架,后面白术、茯苓在这益气健脾、促进气血生化,提供稳定后方粮草供应能力。军中的军医甘草,闲下来的时候帮助这搬运粮草,忙起来也是就帮着军师白芍一块缓急止痛,薄荷这个小弟平就一个事,老大柴胡跟人干架累了,热了,跑过去帮助他解郁热。
最后就剩下老兵油子炊事员煨姜了,既能助柴胡、薄荷疏肝,又能帮茯苓、白术做搞好健脾这重要后勤工作。
这个团队的工作重点就是在肝脾同治,尤其重视治肝,相符配合,在柴胡统一指挥下,发挥的极其高效的工作效率,只是在平时的工作中尤其喜欢针对更年期的妇女,所以被很多人误会成“更年期杀手团”,其实对于很多男性的更年期问题,这个团队也是绝不手软的。
6
在古代这个这方子都是以散剂出现的,散剂方便携带,可以常年保存,服用方便,同时也有突出“逍遥散”散郁、疏泄这个功能的意图。
散剂一般都是将药物炮制做成粗粉末,好处有两个,
第一、可以长时间干燥保存,方便临证使用;
第二、粗粉能使药物的有效成分最大限度的溶解出来,在紧急的时候,能以最短的时间准备好药物,来治疗病人。
这跟现代的急救理念是一样的,只是受限于当时的时代限制,散剂是当时最快的药效比的剂型了,所以古代很多的抢救要都是散剂,一般都是装在瓶子里,以备不时之需。
逍遥散在古代都是六位药,没有煨姜和薄荷,这两味药在古代那是家庭常备品,不需要提前加入逍遥散中
所谓的煨姜就是将生姜放在火上烤,当表面变黄泛黑,取下切碎,放入水中,下药后再放些薄荷叶同煮,古人一般用的逍遥散大约相当于现在的9克左右,加水ml,一块煎煮到ml左右就可以服用了,如果算一下,在火上挥发60ml水,大约需要10分钟左右,这个时间在古代那已经是高铁般的速度了。
现代的社会节奏太快了,大家已经没有心思再沿用古方、古法服药了,虽然有些遗憾,但这也是一种进步,现在一般都是将古方做成水丸,者更便于生产、携带、保存、运输、销售等,我提倡将古方活学活用,只是如果有可能,建议在服用逍遥丸的时候使用姜汤送服,更合古法,更利于病情恢复。
好了,啰嗦完了,大家受累啦!!!!!
赞赏
治疗白癜风要花多少钱哪家医院看白癜风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dwwaa.com/xcyy/7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