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时健传年轻人必须学会的3种技能,不
大家好,我是小鸣。如果你经常看我的文章,就知道我很少给人推荐书籍。因为每个人的需求不同,看的书也不一样。但是,今天推荐的这本《褚时健传》,我觉得适合大多数人。虽然说,褚时健是个争议较大的人物,但我的看法是,没看过这本书的人,最好还是别随意评价。本书讲述了褚时健的成长经历以及他做人做事的方式,其中有很多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这正是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所缺少的。今天,我想把书中感触最深的几点分享给大家。01产品思维:做好每件小事褚时健小时候家里很穷,由于是长子,小小年纪就要扛起养家糊口的重担。那时候他帮家里蒸苞谷酒,师傅跟他说,苞谷发酵的时候要关门。褚时健就琢磨,这应该是是温度的问题。因为冬天的时候,他发现靠近炉灶边的发酵箱发酵程度要好一些。酵母菌长得好,出酒率就高。所以,褚时健就把灶里还留有余温的柴火堆在酒缸四周,提高发酵温度。果然,出酒率大大提升。别人家三斤苞谷烤出一斤酒,褚时健总是两斤苞谷就烤出一斤酒。褚时健从小就养成了这样的做事习惯,发现一个问题,就会分析原因,并积极去解决。他说,“我从小就是这样,做什么事都要做好,下河捉鱼要比别人拿得多,烤酒我也不输人。做一件事,力气一样花,马马虎虎地做,力气就白花了,认真总是没有错。”这个做事习惯他一直保留着,带进了糖厂、卷烟厂、以及后面创办褚橙。种橙子的时候,他发现橙子的味道不怎么甜,和专家讨论后,觉得是施肥的问题,土地缺少钾肥。于是,他很快想到了办法,把烟厂废弃的烟梗当成肥料,调整过后,橙子果然十分甘甜。褚时健的这个做事习惯,其实就是产品思维。他把每件小事都当成一件产品,不断改进、提升价值,力求让「用户」满意。这点恰恰是我们缺乏的,有些人做事马马虎虎,像完成任务一样,做完就行,不管做得好不好。这种做事态度,真的很常见。做新媒体运营的时候,我一个前同事,每天的工作内容就是写一篇文章,写完了就开始刷微博、看手机。在职场上,根本没这么大事给你做,一个人的价值,就是从一些小事中体现出来的。所以把手里的小事做好,向周围人展示你的价值,机会来临的时候,才会垂青于你。02数据思维:用数据指导行动褚时健在烤酒的过程中,会随时用本子把一些数据记录下来。比如斤苞谷原料,大概要耗费斤柴火,苞谷原料多少钱,柴火多少钱,酿出来的酒能卖多少钱,他都一笔笔记好。当时还是少年的褚时健,并不知道这就是成本核算,但他已经在做这些事了。通过这些记录的数据,他有了更明确的行动。哪些方法能控制成本,哪些方法能提高利润。这种从小培养的数据思维,为他以后驰骋商场,立下了汗马功劳。在60年代,褚时健调到糖厂,任副厂长。这个糖厂有几百号人,生产的红糖非常紧俏,然而,每年一算账,糖厂都是亏损的。褚时健到任后,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了解整个糖厂的情况。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断收集数据,记录下来。经过分析,最后找出了亏损的原因。糖厂经过一系列改革之后,当年就扭亏为盈,纯利润11.7万。这笔钱,在当时可以算是巨款。在这点上,我的感触实在太深了。我记得自己刚写知乎的时候,什么都不知道,只是低着头,一个劲的写。每次写完回答,总会有很强烈的满足感,特别是熬夜的时候,都要崇拜我自己了。然而,回答发布后,只有零星的几个赞,接着陷入了巨大的挫败感当中。后来,我慢慢意识到了,不能自嗨。于是我开始总结,哪类回答更容易拿到高赞,哪种选题涨粉快。这个过程中,逐渐建立起了数据思维。这之后,拿到高赞的次数越来越频繁,涨粉越来越快。做事不能低着头,盲目的努力,要学会从数据中寻找答案。一味的用蛮力,其实是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03跨界学习:迅速在新领域做出成绩我要说的第三点,就是褚时健的跨界学习能力,这真的适合所有人学习,特别是,如果你要转行,或者开启副业的话,更应该掌握这个方法。褚时健在出狱后,开始有种橙的想法,这时候,他已经70多岁了。但是他对这个领域完全是门外汉,不知道从何开始。怎么办?他做了这么几件事。第一,他找来了市面上关于橙子的书籍,花大量时间阅读,掌握了系统的理论知识。第二,他向当地农业方面的专家学者虚心请教。第三,他向种橙子的果农学习,跟他们一起下地播种,反复实践研究,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此,他常常住在山里,一住就是几个月。比如说,为了研究土壤结构和施肥问题,他在山里住了两个多月,最后才把问题搞清楚。这种跨界学习的方法,让他进步神速,很快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最后打造出了全国知名的褚橙。这个方法,十分值得我们借鉴。比如说,你想转行,首先可以去找相关的书籍和课程来学习。然后,你需要反复实践,思考,在这个过程中,你会遇到很多想不通的问题。接着,你带着这些问题,去向相关领域的大佬请教。现在已经是互联网时代,向别人请教变得非常方便。你只需付费咨询,就可以解决那些令你十分困恼的问题。最后,不断重复实践—反思—思考的过程。有些同学说不知道该怎么转行,褚时健的这个方法已经告诉你了。04写在最后褚时健出身贫苦人家,一生待在云南几个小地方,最后却成了家喻户晓的企业家。他一生多次跨界转行,无论哪个领域,都做出了非常亮眼的成绩。这本《褚时健传》中提到的一些做事方法,非常质朴、实用,很值得我们学习。我一直喜欢看传记类的书籍。第一是传记类书籍会穿插很多人物故事,可读性较强;第二是可以学习传记人物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方法。就像褚时健种橙子时,向专家请教一样。我们也应该向牛人学习,并从中获得启发。人就是这样变优秀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dwwaa.com/alfx/15279.html
上一篇文章: 贫血是种病秒杀红枣的补血食物就是它,每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