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腹中冷冷作痛,四个小小肉桂食疗方,解

肉桂是樟科樟属植物肉桂的树皮,性味辛甘,大热,入肝肾脾经,是主治里寒证常用的温里药,同样,肉桂也是非常常用的一个调料。肉桂具有补元阳,通血脉,暖脾胃之功效。常与补肝肾药、补气血药配伍,治疗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与其他温里药配伍治疗脱腹冷痛、寒痹腰痛等。

中医认为,肉桂具有温中止痛的作用。为什么温中就能止痛呢?

这就要从中医的病因说起了。肉桂是温里药,主要用来治疗寒证。那么,什么是寒证呢?寒证是指人体感受了寒邪,或者是阳虚阴盛,又或者是过食寒凉导致体内有寒的表现。寒证,又分为内寒与外寒。

外寒为由外界寒邪侵袭所引起的证候。外寒可侵袭肌表,也可直中脏腑。临床表现为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鼻塞,咳嗽,喘息,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或脘腹胀痛,肢冷神靡,呕吐,泄泻。

内寒为机体阳虚阴盛或者是过食寒凉之品所引起的证候。

根据病变脏腑不同,其证候类型及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里寒证共有的表现是:恶寒喜暖,面色苍白,肢冷蜷卧,口淡不渴,脘腹等部位冷痛,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而润滑,脉迟或紧,或沉细。

身体感受寒邪或者里寒过盛,常常会出现冷痛。冷痛是指疼痛有冷感而喜暖。常见于腰脊、脘腹及四肢关节等处。因寒邪阻络所致,则属于实证;阳气不足,脏腑、肢体失于温煦而致者,则属于虚证。这是因为寒性收引,或导致机体筋脉拘挛,或者导致气血不通。从而引发机体疼痛。

而肉桂,性温味辛,温补元阳,通利血脉。能够解除寒证引起机体筋脉拘挛,气血不通的状态。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对于形寒肢冷,手脚不温,经期腹中冷痛,腰膝酸冷的人群,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一些办法来改善。

1.羊肉肉桂汤。

将6克桂皮放在克左右的炖肉中,炖熟之后,无论吃肉还是喝汤,都可以起到温中健胃、暖腰膝,治腹冷、气胀的作用。

2.肉桂膏。桂皮6克,丁香6克,共研细末,放入膏药中,贴患者肚脐,可治疗寒湿腹泻。

3.肉桂红糖茶。桂皮3~6克,红糖12克,水煎去渣,分2次温服,可治妇女产后腹中冷痛;在月经前用3克桂皮、9克山楂肉、30克红糖,加适量水煎煮三五分钟,分2次服下,可治月经来潮时腹胀冷痛

4.肉桂姜糖饮。肉桂棒3~6g,老姜6g,红糖少许。先用开水冲泡,然后用保温杯焖10~20分钟即可。有温补肾阳的作用,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手足冰冷现象。




转载请注明:http://www.dwwaa.com/alfx/147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