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都会迈入一个重要的时间段,身体开始老化,卵巢衰退,月经不调、心浮气躁各种从大到小的问题层出不穷,这就是更年期综合症,这些麻烦的出现,其实根源就出于卵巢!
卵巢衰退意味着激素紊乱、内分泌失调! 女性的卵巢主要有生殖和内分泌功能,大家都知道女性在35岁之后生育的几率明显降低,这是因为卵巢功能在35岁之后开始明显下降,在40岁之后逐渐衰退,卵巢功能衰退,自然也就排卵困难,无法受孕了,这种不孕的问题也是更年期女性的一大表现。而因为激素紊乱,内分泌失调更会出现诸多令人烦躁苦恼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一一细说。 月经失调、闭经是最为明显的症状。 激素紊乱对女性来说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月经失调,可呈现月经稀发、闭经、月经量过多、淋漓不尽等多种表现,通过激素报告的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是否卵巢功能的水平正处于衰退的状态。 潮热盗汗、失眠多梦为常见表现。 由于卵巢功能衰退,激素水平的紊乱也导致了女性常常有出汗、心悸等燥热的表现,一般从面部、胸部,可以蔓延到全身,发作的时候,可以发现女性面部潮红,持续半小时左右,次数不确定,可能会在一天内出现多次,并且夏天温度过高时还会加重。 盗汗潮热也可使得女性在夜间出现失眠多梦,情绪紊乱的女性同样会在夜间感到烦躁,从而无法入眠。面色发黄、皮肤粗糙,更年期女性容貌衰老。 令许多正处更年期的女性困扰的一点,则是卵巢衰退对自己容貌的影响。良好的激素水平会使得女性皮肤柔嫩、细腻有光泽,但到了更年期,女性开始皮肤暗沉、粗糙、皱纹丛生,这其实就是卵巢功能衰退对于外貌的影响,另外女性身材走样,易发胖也是一显著特点。 关节酸痛、发麻,更年期容易缺钙你知道吗? 腰背酸痛、四肢关节疼痛其实也和女性卵巢功能下降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时候应当积极补钙,牛奶、钙片都是良好的补充必备品。 生殖器官萎缩、泌尿系统功能异常,隐晦的问题更值得重视! 想必不少更年期女性还发现了阴道、外阴开始出现了萎缩、衰老的情况,甚至有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统的异常问题,应该及时的进行相关检查,有效干预。 虽然更年期是女性无法躲避的时期,但我们通过重视异常问题来勇敢应对,即使是更年期也能活出精彩的人生。更年期综合症具体病理
1.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症候群
精神神经症状:临床特征为围绝经期首次发病,多伴有性功能衰退,可有2种类型:
(1)兴奋型:表现为情绪烦躁、易激动、失眠、头痛、注意力不集中、多言多语、大声哭闹等神经质样症状。
(2)抑郁型:烦躁、焦虑、内心不安、甚至惊慌恐惧、记忆力减退、缺乏自信、行动迟缓,严重者对外界冷淡、丧失情绪反应,甚至发展成严重的抑郁性神经官能症。据统计绝经妇女中精神神经症状发生率为58%,其中抑郁78%、淡漠65%、激动72%,失眠52%。约有1/3有头痛、头部紧箍感、枕部和颈部疼痛向背部放射。也有人出现感觉异常,常见的有走路漂浮、登高眩晕、皮肤划痕、瘙痒及蚁走感,咽喉部异物梗阻(俗称梅核气)。
2.泌尿生殖道症状
(1)外阴及阴道萎缩:外阴及阴道萎缩时,外阴部的皮肤逐渐变薄,皮下脂肪减少,阴阜上的阴毛稀少,阴道上皮细胞随着雌激素的降低而渐渐萎缩,表皮细胞中含糖原的细胞消失,pH处于6.0~8.0,阴道弹性减低,长度缩短,皱褶变平,排液量减少,润滑作用缺乏,临床上发生一系列症状,如:外阴瘙痒、性交疼痛、老年性阴道炎等等,造成很大痛苦和不安,甚至影响家庭和睦。
(2)膀胱及尿道的症状:当雌激素缺乏时,有些妇女可发生一系列由于膀胱及尿道黏膜萎缩所致症状,如萎缩性膀胱炎、尿道炎、尿道口外翻、肉阜及张力性尿失禁。且由于膀胱容量随增龄而减少,生育年龄时约ml,60岁时仅为ml左右,因而尿液积聚稍超过容量即会引起不自主的膀胱收缩,并感尿意,出现尿频、尿急、夜尿增多。老年妇女虽有这些症状,但检查并无明显感染证据,培养也未见致病菌。但由于膀胱肌肉收缩力下降,也会引起排尿不畅,残余尿增加,且尿道黏膜薄而脆易损伤,故绝经后妇女也易发生反复发作的泌尿道感染,予雌激素后可改善症状。
(3)子宫脱垂及阴道壁膨出:尤其是曾有过多次分娩史及会阴严重撕裂者,雌激素缺乏易于发生盆底肌肉与筋膜松弛,目前老年子宫脱垂病例颇为多见。可酌情采用子宫托或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根据年龄、体质而定。
3.心血管症状
(1)28.9%的患者有假性心绞痛,有时伴心悸、胸闷。症状发生常受精神因素影响,且易变多样:症状多、体征少,心功能良好,用扩血管药物不见改善。曾跟踪部分患者作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呈阴性。一些学者描述围绝经期妇女出现的这样一组心血管症候群类似心血管疾病中的X综合征。
(2)15.2%的患者出现轻度高血压,特点为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不高,阵发性发作,血压升高时出现头昏、头痛、胸闷、心慌。一些病例用雌激素治疗后可下降。围绝经及绝经后妇女在复杂的生理性的机体内环境改变及因而引起的病理变化中生存,不同的家庭因素、社会影响、个人的性格特点、精神因素,所表现的自主神经紊乱的症候群症状变化多样,可轻可重,甚至有人无明显不适,安然度过。也有10%~15%的患者症状较为严重,影响天常的工作和生活,需药物治疗。
4.骨质疏松
妇女从围绝经期开始,骨质吸收速度大于骨质生成,促使骨质丢失而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大约出现在绝经后9~13年,约1/4的绝经后妇女患有骨质疏松。病人常主诉腰背、四肢疼痛,出现驼背,严重者可致骨折,最常发生在椎体,其他如桡骨远端、股骨颈等都易发生骨折。
更年期综合症发病机制
围绝经期最早的变化是卵巢功能的衰退,继之表现为下丘脑-垂体功能退化。
1.雌激素卵巢功能衰退的最早征象是卵泡对促性腺激素(FSH)敏感性降低;卵泡对促性腺激素刺激的抵抗性逐渐增加。绝经过渡期早期的特征是雌激素水平波动很大,甚至高于正常卵泡期水平,系因FSH升高对卵泡过度刺激引起雌二醇过多分泌所致。整个绝经过渡期雌激素不呈逐渐下降趋势,而是在卵泡生长发育停止时,雌激素水平才下降。绝经后卵巢分泌雌激素极少,妇女体内低水平雌激素主要是由来自肾上腺皮质以及来自卵巢的雄烯二酮经周围组织中芳香化酶转化的雌酮,转化的部位主要在肌肉和脂肪,肝、肾、脑等组织也可促进转化。雌酮在周围组织也与雌二醇互相转化,但与生育期妇女相反,雌酮高于雌二醇。
2.孕酮在绝经过渡期,卵巢仍有排卵功能,因此仍有孕酮分泌,但因为卵泡发育时间长,黄体功能不全,孕酮量减少。绝经后卵巢不再分泌孕酮,极少量孕酮可能来自肾上腺。
3.雄激素卵巢产生的雄激素是睾酮和雄烯二酮。绝经前,血液中50%的雄烯二酮和25%的睾酮来自卵巢;绝经后雄烯二酮产生量约为绝经前的一半,其中85%来自肾上腺,15%来自卵巢间质细胞。绝经后卵巢主要产生睾酮,而且量较绝经前增多,系因卵巢间质细胞受到大量的促性腺激素刺激所致。
由于绝经后雌激素的显著降低,使循环中雄激素与雌激素的比例显著上升;性激素结合蛋白降低,使游离雄激素增高,因而绝经后有些女性出现轻度多毛。
4.促性腺激素绝经过渡期仍有排卵的妇女,其FSH在多数周期中升高,而LH还在正常范围,但FSH/LH仍小于1。绝经后,FSH、LH明显升高,FSH升高更为显著,FSH/LH>1。在自然绝经1年内,FSH能上升13倍,而LH仅上升3倍,绝经2~3年内,FSH/LH达最高水平,以后随年龄增长渐下降。
5.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围绝经期GnRH的分泌增加,并与LH相平行。
6.抑制素绝经后妇女血抑制素浓度下降,较雌二醇下降早且明显,可能成为反映卵巢功能衰退更敏感的标志。抑制素有反馈抑制垂体合成分泌FSH作用,并抑制GnRH对自身受体的升调节,从而使抑制素浓度与FSH水平呈负相关。绝经后卵泡抑制素极低,而FSH升高。
活性多肽能全方位调节女性生殖系统功能,重新改善和调整卵巢本身的功能,使卵巢重新拥有旺盛的生命力,并使其在自然的生理条件下,正常地分泌雌激素。促进卵泡发育,调节性激素(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分泌,从而调整女性生殖系统问题(痛经、月经不规则、缓解经前综合症,减少白带,增加阴道分泌)。活性多肽能修复子宫受损细胞,增厚子宫内膜,从根本上上恢复女性生理功能。并能有效补充钙物质和预防骨质疏松,促进骨量增加,防止骨流失。其对女性更年期综合症具体调理效果如下。
1、活性多肽保养卵巢
活性多肽能促进提高女性卵巢细胞氧饱和度,加速卵巢细胞的快速再生,令女性各项生理机能迅速得到修复和增强,内分泌恢复平衡,代谢回归正常,子宫血液循环强劲,卵巢功能修复如初,增强自然分泌雌激素能力。2、活性多肽增厚子宫内膜受精卵是种植在内膜上的,形成胎盘组织,如果内膜特别薄,就像种在盐碱地上,这样就不容易着床,而且也容易流产。活性肽能让卵巢泡饱满新鲜恢复活力,促进卵泡发育和排卵,令卵巢分泌的雌激素水平维持正常,调节女性内分泌,子宫内膜的血运加强,子宫内膜逐渐增厚。
3、活性多肽修复子宫受损
其实我们身体很多地方都有胶原蛋白的存在的,女性的胶原蛋白流失是男性的2-3倍就是因为女性每个月会有月经,还会生育,这些都是导致胶原蛋白流失的原因。经期过后子宫内膜脱落,受损的子宫需要修复,而子宫内膜由胶原纤维组成,这需要大量胶原蛋白。此外,生育、流产、刮宫、子宫炎等也会使子宫受到损伤,又需要消耗胶原蛋白修复受损组织。胶原蛋白活性多肽既能补充流失的胶原蛋白,活性多肽同时作用于女性子宫受损细胞,滋养修复受损子宫细胞,从根本上恢复女性的生理功能。4、活性多肽推迟绝经期对于更年期,不可否认女性是拒绝的。能否延缓更年期的到来,也就是能否延长青春的关键。活性肽能有效激活卵巢细胞,改善卵巢血液循环,滋养和修复已损坏的卵巢细胞,加速卵巢组织的新陈代谢,恢复卵巢细胞活力,使卵巢的卵泡功能逐步恢复正常,例假二次恢复正常,推迟绝经5~10年,让你恢复到少妇般的姿色。
5、活性多肽与骨质疏松
现在市场上补钙产品种类繁多,主要有无机钙、有机酸钙和整合钙。前两者的消化吸收均是依靠胃酸分解,形成钙溶液而进入肠道后,大量钙离子在碱性环境下易生成难溶性的沉淀,导致实际被小肠吸收的钙离子量很少。大量游离的钙离子与其他食物中的草酸等弱酸结合形成难溶性钙盐,也会影响钙离子的吸收。整合钙是目前比较流行的钙补充剂。活性多肽或氨基酸可以和钙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在小肠内不能碱化生成沉淀,没有其他钙盐的缺点,钙的吸收十分完善。活性多肽可刺激成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增生,促进骨基质矿化,并能增强碱性磷酸酶的活性,能促进骨量增加,防止骨流失。活性多肽可调节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对整个造血系统有促进作用。转载请注明:http://www.dwwaa.com/alfx/10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