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阳者生,失阳者亡”,这是中医对阳气重要性的描述。阳气是人体内温暖、有热量的力量,是人体维持生命活力的根本之所在。阳气不足的人,会出现手脚冰冷的症状,到了冬天特别怕冷。此外,阳气不足的人还会出现很多的健康问题。
中医认为,阳气发源于肾,所以出现阳虚的人一般是肾阳不足引起的。肾阳就像火炉中的火,能够把蒸化水分,而水主阴,肾阳蒸化肾阴,从而氤氲出肾气。
也就是说,如果肾阳虚衰,肾气就会亏虚,固摄力就会不足。表现在肺部,就是肺气不能收纳,气就上浮,呼吸变短,从而气喘。此外,阳气不足,津液输布不利,就会导致痰闷在肺里,因此觉得胸闷,喉咙里呼噜作响。
所以,你会发现,在冬天,身边咳嗽咳痰的人会增多,还会伴有胸闷、恶心、乏力等问题。这些症状,在中医看来,都与人体的阳气亏虚有很大的关系。
那该怎么办呢?其实很简单,就是把人体的阳气升起来,把体内的痰湿化出去。除了求助中医,也可以自己在家进行食疗。冬天多吃以下食物,可以有效帮助提升体内的阳气,化解痰湿。
多吃红糖干姜。可以升阳气、调脾胃、治虚寒、防感冒。干姜味辛、热,有强烈的散寒功效,非常适合阳虚症状的人在冬天食用。
传统的吃法是熬干姜红糖汤。说实话,自己在家里熬,火候不好把握,难以达到效果。现在有一种新的吃法:红糖姜片。就是将生姜切片晒干,然后和红糖一起熬煮,收汁后再晾干,再真空包装成小袋,吃的时候取一小袋就可以了,方便又卫生。
不仅大人可以常吃,也可以作为小孩子的零食吃。特别是小孩子冬天经常在外面玩,吃上几片,可以防寒防感冒。
多吃白萝卜。被誉为“蔬中圣品”的白萝卜,是冬日里难得的养生佳品。中医认为,白萝卜的性味为辛甘凉,有非常好的清热化痰、润肺止咳和通便排毒的功效。
特别是生吃白萝卜,有非常好的润肺化痰、清热解毒、通便排湿的功效。
当然,熟萝卜的功效也非常多,可以下气和中、补脾运食、生津液。所以,冬天多吃白萝卜是非常不错的。尤其是过年时,吃多了大鱼大肉,多吃点白萝卜有好处。
多用陈皮泡水。《本草备要》中说:“陈皮,调中快膈,导滞消痰,利水破症,宣通五脏”。
陈皮有一种非常独特的辛香味,破除滞气的力量非常足,可以将体内的郁闷之气全部通开,防止五脏六腑之气堵塞。
而且陈皮温性,入脾经、肺经,有非常强的燥湿化痰的功效。就像用烘干机把水湿烘干一样,然后再通过理气的作用,把身体的通畅起来,将痰浊等全部排掉。
为什么广东人一年四季都离不开它,是因为广东天气潮湿,多吃陈皮可以理气化痰,除湿益肺。陈皮的吃法很多,可以泡茶、煲汤、炖肉,都可以。而且男女老少都适合吃。
注: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dwwaa.com/jbwh/15548.html